我們為什么能做到業內能耗最低?
1、計算 - 精確計算, 實踐修正
2、配平 - 系統平衡, 消除瓶頸
3、選型 - 推敲權衡, 恰當選型
4、結構 - 精心設計, 嚴防死守
5、整合 - 系統思維, 充分利用
干燥機組運行實例:
中國東北地區,進風三級(初效、中效、亞高效)空氣過濾,上進風上排風塔體,排風雙級旋風除塵,固定流化床床和振動流化床,額定蒸發量1000kg/h。
CFD(計算流體力學)修正設計的固定床和振動床,面積只相當于其他廠家的37%~74%,振動床面積也為國內其他廠家的81%~85%,不僅節約風耗,同時節約熱耗。
在濕熱地區,很多廠家(包括進口設備廠家)要求客戶配置轉輪除濕機,夏季才能達到額定產能。而我們通過對當地氣候的周密調研與計算,對于絕大多數產品的主進風無需除濕,即使特殊產品也只需部分除濕即可。下圖為蒸發量1000kg/h干燥機組除濕耗量對比。
僅上述兩項,本司熱耗常年低于業內其他廠家5%以上,夏季熱耗低于其他廠家9%以上,同時夏季額外節約冰水流量。
來自大氣的“風”是干燥機組的導熱媒介,干燥機組的設計者必須了解地理氣候,才能準確設定計算條件,使設備恰當應對,成為節能的基礎。
對于設計所需的“月最低/高平均值”之類的“常上/下限”值,現在仍無法查到的(網絡上往往只有歷史均值和實時值)。
我們對全國95個代表性城市進行常年(2次/天)氣象記錄,擁有業內最全的氣象數據庫。
高效準確的計算為基礎,精確定制,節能降耗,是我們的設計目的,也是設計之本。
采用獨立開發的自動計算軟件,在輸入天氣、物料、動力條件后,幾分鐘即可計算完成干燥機組全套設計參數,作為節能設計的基礎數據。
經多年驗證和修正,計算精度達到國際一流水平。
很多設計缺陷在于瓶頸影響了整套機組產能的發揮。
例如,巨大的風機和塔體,卻是纖細的風管道;
例如,進風系統設計龐大,而排風系統無力排出;
例如,為了應對濕熱天氣,只加大的單獨設備的裕量,系統沒有同步上漲。
造成的后果就是空有巨大的風機和塔體而達不到額定產能,或者需要恐怖的能耗才能略提高產能。
瓶頸往往貌似考慮不周,但本質是計算失誤甚至只憑經驗沒有計算。
使用自動計算軟件,瞬間即可計算完成,我們的計算工作實際將集中在全年運行參數的權衡、配平、校驗上,最終達到夏季濕熱氣候滿足額定產能,冬季干燥氣候充分發揮機組潛力的效果,并全系統同步增加必要裕量。
實際上,在已知天氣和進排風溫度條件后,風量是可以精確計算的,風壓則須不斷試驗和實踐積累才能準確確定。
我們在自動計算軟件基礎上,還將使用CFD(計算流體力學)和WTT(風洞試驗)技術進行風壓試驗,提高一次試車成功率,并將在調試現場實測積累數據。
足夠的風壓才能保證風量的實現,但過大的風壓沒有實際意義。我們將向風機廠提供一年四季的運行參數(含必要裕量),而非拍腦門的“額定”。
風機型別的不同本質是風量風壓的匹配關系的區別,變頻不僅降低了風量,也會使風壓同步降低,只有準確恰當的選型,才能讓風機的每一轉都充分做功——節能。